装配式建筑典型工程
【引言】要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,必须精准设计、精细化施工、精密管理,设计、施工及管理人员都必须发扬“严谨、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”的工匠精神。读者通过对我国典型装配式建筑的了解,不仅要崇尚工匠精神,也要了解我国已经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国,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位居世界前列,从而增加“四个自信”,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。
中国装配式建筑典范
中国有需要著名建筑是采取装配式技术建造的,这里例举三个典型项目。
一、中国南极长城站
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,建于1985年,是一座早期装配式钢结构。采用聚氨酯复合板、快凝混凝土等新材料、新技术。在设计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建筑、结构和施工组织设计,装配式预制装构件。长城站建成后,经过多次扩建,现有建筑25栋,包括办公楼、宿舍楼、科研楼等建筑25栋,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,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读者可以登录“学习强国”APP,查询更多中国南极长城站的资料和视频,对这个伟大的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有更多的了解。

二、港珠澳大桥
55公里长的香港珠海澳门大桥(简称“港珠澳大桥”)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,集桥、岛、隧于一体,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。桥墩、桥面、钢箱梁等首先是在中山和东莞的工厂加工,然后运动现场,在海上组装起来。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的主楼总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,共有三层,采用的是预制施工工艺。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之大,被誉为桥梁界的“珠穆朗玛峰”,它的建成,不仅标志着中国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,也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进入快车道。

读者可以登录“学习强国”APP,查询更多港珠澳大桥的资料和视频,对这个伟大的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有更多的了解。
广州塔
广州塔,昵称小蛮腰,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222号,与珠江新城、花城广场、海心沙岛隔江相望。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,天线桅杆高146米,总高度600米。广州塔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,于2009年9月正式竣工,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。
广州塔是广州市的地标工程,可抵御8级地震、12级台风,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。广州塔塔身168-334米处设有“蜘蛛侠栈道”,是世界最高、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;塔身422.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,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;塔身顶部450-454米处设有摩天轮,是世界最高的摩天轮;天线桅杆455-485米处设有“极速云霄”速降游乐项目,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。
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,包括户外观景平台、摩天轮、极速云霄游乐项目、2个观光大厅、悬空走廊、天梯、4D和3D动感影院、中西美食、会展设施、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。
广州塔由钢筋混凝土内核心筒、钢结构外框筒以及连接两者之间的组合楼层组成,核心筒高度为454米,共88层,标准层高5.2米;楼层37层,其余为镂空层,地下2层。37层楼面沿整个塔体高度按功能层分为A-E五个功能段。总建筑面积121788平方米。钢结构网格外框筒由24根钢管混凝土斜柱和46组环梁、钢管斜撑组成,最高处标高462.70米。由钢格结构和箱型截面组成的天线桅杆高146米,最高处标高600米。外框筒用钢量4万多吨,总用钢量约6万吨。作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屹立在中轴线的珠江南岸,是国内最高、也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高的塔桅建筑。

读者可以登录“学习强国”APP,查询更多广州塔的资料和视频,对这个伟大的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有更多的了解。